安倍对中国"示好" 要观其行
既未肯定也未否定,世界舆论的兴趣则越来越高。而与此同时,世界主流舆论大肆报道二战后70周年来世界的格局,不可避免触及军国主义回潮复活的日本,日本成为纪念二战的"靶子"恐已成事实。作为日本首相,安倍上台后,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修宪,解禁集体自卫权,不承认侵略,否认慰安妇。日本驻美国大使佐佐江贤一郎13日在华盛顿举行的会上,就该国外务省要求美着名教育出版社"麦格希"修改高中世界史教科书中关于日军"强征"慰安妇内容一事表示,"不认为是不正当干涉"。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前顾问、名作家曾野绫子鼓吹日本在接纳移民时应效仿当年南非的种族隔离制度,从而触发众怒。此外日本扩大自卫队规模,与邻国争领土等等既引发中国公众的愤怒,同时也激怒了韩国。中韩携手反制日本右翼思潮就成了势在必然。一个显着事实是,中韩无论是经济上,还是政治上越来越密切,这一点令日本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
记得,在2014年秋安倍施政演说中,曾声称与韩国有着共同的基本价值和利益。为何才过了数月,安倍在新一次施政演说中不提及韩国,令人有日韩关系疏远之感觉呢?
日韩关系疏远是客观事实。这是日本安倍政权否定侵略,否定慰安妇等一系列倒行逆施行动的报应。但由此而断言安倍会改变对华态度,与中国修好是言之尚早。
在纪念二战活动中,中国态度鲜明。不但在中俄元首会晤中,还是在上合组织倡仪中,几乎都是中国首提在2015年纪念二战。是中国力推世界纪念二战胜利70周年。可以说,在纪念二战活动中,中俄站在历史制高点,这不能不令日本感到可怕。安倍外交日子不好过,再像以往那样持强就很难在世界立足。
但日本军国主义情结很深,要真正改变其右翼立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安倍强调积极和平主义已一年,但给中国公众的印象是,讲与做的是两个样。笔者认为对中国友好,不是讲在口头上
总之,对安倍政权的对华"示好,"不仅要听其言,也要观其行。
坡道起步技巧黄土高原看花海个人征信查询官新版Windows10要来了咸鸭蛋黄炖蛋Copyright (c) 2011 八零CMS 版权所有 备案号:苏ICP备17012668号-3
网站地图